在近日落幕的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上,我校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高鑫淼、徐浩杰、王心宇组成的研究生团队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从全国300余所高校的8228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同时荣获飞腾企业专项奖一等奖与决赛技术一等奖双项一等奖,创下我校在该项顶级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同时,电子工程学院杨淼教授获得该项赛事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为学校、学院赢得了荣誉。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主办的电子信息领域顶级学科竞赛之一,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读研究生,赛事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前沿方向。

本次获奖的决赛队伍作品“渔光互补” 云边协同无人船监测系统,聚焦海洋电子信息领域前沿热点,充分展现了学院研究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推动技术应用的深厚潜力。该系统以无人船为载体,搭载机械臂和图像采集设备,能灵活在光伏板间的狭窄水域穿行,实现对光伏管桩、水质、养殖动物三维一体全方位检测。通过云边协同架构,结合智能算法,搭载自研摄像头解决渔业养殖浑浊水体的成像质量问题,实现管桩裂痕、水质异常等的自动识别,接入DeepSeek大模型完成自然语言交互调度巡检任务,有效替代传统人工巡检,提升 “渔光互补” 模式的运维智能化水平。项目聚焦实际场景痛点,将海洋特色与电子技术融合,为新能源与渔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是电子工程学院长期以来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所形成的系统化育人机制。学院充分发挥校内学术导师与企业/行业导师的协同育人优势,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将课程学习、科研课题与竞赛项目紧密结合。通过制定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参与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系统化院内选拔、提供专项资源保障等方式,为研究生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实验室到赛场的优质转化平台。同时,学生获得的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也为竞赛项目的孵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学院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沿为导向,不断深化科教产教融合,强化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训练,完善全过程质量保障机制,为培养更多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而接续奋斗。